绿化工程养护是确保绿化植物健康生长、实现绿化景观效果长期稳定的重要工作,那么,绿化工程养护的修剪要点有哪些呢?

1、根据植物种类修剪
乔木:以保持自然树形为主,重点修剪枯枝、病枝、虫枝、过密枝、交叉枝、下垂枝等,确保树冠通风透光,维持树木的健康生长和美观形态。对于一些高大乔木,还需注意修剪主干上的徒长枝,控制树木高度,避免影响交通或与架空线等设施产生冲突。
灌木:修剪方式多样,可根据其观赏特性和生长习性进行造型修剪,如剪成球形、方形、圆锥形等规整的几何形状,或修剪成自然的丛生状。对于开花灌木,要注意在花后及时修剪残花,促进新枝萌发,为下次开花做准备。像玫瑰、月季等多次开花的灌木,花后需重剪,以减少养分消耗,促进新梢生长和再次开花。
花卉:及时剪掉残花、败叶,以保持植株的整洁美观,减少病虫害滋生的场所和源头。对于一些球根花卉,如郁金香、风信子等,花后要及时剪掉花茎,保留叶片,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,为球根积累养分。对于多年生草本花卉,如菊花、芍药等,在生长季节可适当进行疏剪,去除过密的枝条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。
草坪:定期修剪以保持平整美观的外观,控制草坪高度,一般观赏草坪的高度保持在 3 - 5 厘米,足球场等运动草坪的高度在 2 - 4 厘米。修剪频率根据草坪生长速度而定,一般在生长旺季每周修剪 1 - 2 次,其他季节可适当减少修剪次数。修剪时要注意刀片的锋利度,避免造成草坪叶片撕裂,影响草坪的生长和美观。
2、遵循修剪时期规律
落叶乔木和灌木:一般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修剪,此时树木生长缓慢,修剪对树木的伤害较小,且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滋生。冬季修剪可对树木的整体形态进行调整,剪掉一些不必要的枝条,为来年的生长打下基础。
常绿乔木和灌木:可在春季或秋季生长缓慢期进行修剪。春季修剪一般在树木萌芽前进行,主要是剪掉冬季受冻害的枝条和一些过密的枝叶,促进新梢的生长。秋季修剪则是在树木生长停止前进行,适当修剪可以减少树木的养分消耗,增强树木的抗寒能力,有利于树木安全越冬。
花卉:不同花卉的修剪时期各不相同。一年生花卉在花谢后即可进行修剪,可将残花及上部枝条剪掉,促进侧枝生长和再次开花。二年生花卉一般在春季开花前进行适当修剪,去除过密的幼苗和弱苗,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和养分供应。多年生花卉的修剪时期需根据其开花习性和生长特点来确定,如春季开花的花卉,可在花后修剪,促进新叶和新花芽的形成;秋季开花的花卉,一般在春季发芽前进行修剪,剪掉枯枝、病枝和过密枝等。
3、掌握正确修剪技术
剪口处理:修剪时要使用锋利的修剪工具,保证剪口平滑,避免撕裂枝条或造成过大的伤口。对于较大的剪口,要用伤口涂抹剂进行处理,防止病菌侵入和水分散失,促进伤口愈合。剪口的位置应在芽的上方 0.5 - 1 厘米处,且呈 45 度斜角,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和新芽生长。
疏枝与短截:疏枝是将枝条从基部剪掉,主要用于去除过密枝、交叉枝、枯枝、病枝等,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减少养分消耗。短截是将枝条剪去一部分,保留一部分,根据短截的程度可分为轻短截、中短截和重短截。轻短截一般剪掉枝条的 1/4 - 1/3,主要用于促进侧枝生长,增加枝叶量;中短截剪掉枝条的 1/2 左右,可促进枝条的生长势,多用于培养骨干枝或延长枝;重短截剪掉枝条的 2/3 以上,一般用于弱树、弱枝的复壮更新。
特殊修剪:对于一些具有特殊生长习性的植物,还需进行特殊的修剪处理。如对于藤蔓植物,要根据其攀爬方式和生长方向进行引导和修剪,使其沿着预定的支架或墙面生长,同时要及时剪掉过密的枝条和衰老的枝蔓,促进新蔓的生长。对于一些萌蘖能力强的植物,如紫薇、石榴等,要定期去除根际处的萌蘖枝,避免养分分散,影响植株的整体生长和开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