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
139-0260-0819

搜索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园林设计改造需要注意什么问题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泉桦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10-25
  

园林设计改造的核心是平衡功能需求、场地现状与生态可持续性,避免盲目翻新导致资源浪费或使用不便。

园林设计改造

1. 前期调研:摸清场地 “家底”
改造前的全面调研是避免返工的关键,主要涵盖三个维度:
场地现状评估:记录现有植物种类、长势及健康状况,标记需要保留的古树、乔木;明确水电管线、建筑基础等隐蔽设施的位置,避免施工破坏。
用户需求梳理:明确园林的核心使用者(如家庭、社区居民、商业客群),确定必需功能区,例如儿童游乐区、老人休憩区、停车区或观赏性景观区。
环境条件分析:评估场地的光照时长、风向、排水情况及土壤质量,这些因素直接决定后续植物选择和硬质景观布局。
2. 功能优:避免 “中看不中用”
景观美观性需服务于实际使用,重点关注以下两点:
空间分区合理性:根据需求划分动静区域,例如将活动频繁的健身区、儿童区靠近入口,将安静的休憩区、观赏区设置在相对私密的位置,减少相互干扰。
通行与安全保障:主步道宽度需满足两人并行(至少 1.2 米),增设无障碍坡道;台阶高度控制在 15-18 厘米,避免老人或儿童摔倒;临水、陡坡区域需设置防护栏。
3. 生态可持续:降低后期维护成本
改造应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的破坏,同时降低长期养护难度:
植物配置原则:先选用本土、耐旱、耐贫瘠的植物,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和水肥消耗;保留健康的现有植被,新种植物需考虑生长习性,避免强光处种喜阴植物、低洼处种怕涝植物。
资源循环利用:收集场地原有石材、木材等材料,经处理后用于步道、花池砌筑;设置雨水花园、渗透铺装,增强场地排水能力,减少城市内涝压力。
4. 成本与后期维护:控制预算,避免 “一次性景观”
预算分配:将 60%-70% 的预算投入硬质景观(如步道、水景、建筑)和核心设施,剩余预算用于植物种植,避免后期因设施损坏或植物死亡反复投入。
预留维护空间:乔木种植需预留足够生长空间,避免靠近建筑或管线;设备(如灌溉喷头、照明灯具)选择易检修款式,并在周边预留检修通道。
上一篇:无
下一篇:
下一篇: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