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
139-0260-0819

搜索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绿化工程施工前要做哪些准备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泉桦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9-09
  

绿化工程施工是将园林规划设计转化为实景的核心环节,涵盖场地准备、植物种植、养护管理三大核心阶段,需兼顾工程技术规范与生态适应性,最终实现 “景观效果、生态功能、后期养护” 的统一。

绿化工程施工

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绿化项目的成活率、稳定性及长期效益,广泛应用于市政绿化(道路、公园)、房地产配套绿化、厂区绿化、生态修复等场景。
施工前准备是绿化工程的 “前提保障”,需完成现场勘察、方案优化、物资筹备、人员部署四大核心工作,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后期返工。
1. 现场勘察与测量放线
核心目标:明确场地现状,确保施工与设计图纸一致。
关键工作:
勘察场地地形(坡度、高程)、土壤条件(pH 值、有机质含量、透气性)、地下管线(水管、电缆、燃气管道)及周边环境(光照、风向、邻近建筑 / 植物),标注需避让或保护的设施(如古树、地下文物)。
若土壤存在问题(如盐碱化、板结、重金属污染),需提前制定改良方案(如撒施有机肥改良板结土、换填种植土改良盐碱土)。
按设计图纸,使用全站仪、水准仪等工具 “放线定位”:确定绿化区域边界、种植穴(树坑)位置、道路 / 水景等硬质景观范围,并用白灰、木桩做标记,确保精度误差≤5cm。
2. 施工方案优化与技术交底
方案优化:结合现场勘察结果,对设计方案进行实操性调整。例如:设计图纸中某区域光照不足,将喜阳植物(如月季、紫薇)调整为耐阴植物(如玉簪、麦冬);坡度>25° 的区域,增设植草沟或挡土墙,防止后期水土流失。
技术交底:由设计方、施工方、监理方共同参与,明确:
植物品种、规格(胸径、高度、冠幅、土球大小)的验收标准;
关键工序(如大树移植、草坪铺设)的技术参数;
质量控制点(如种植深度、浇水频率)及安全规范(如高空作业防护、机械操作流程)。
3. 物资与人员筹备
物资筹备:
植物材料:提前联系苗圃,确认植物 “起苗时间”(避免高温 / 严寒时段),要求苗木带完整土球(乔木土球直径通常为胸径的 6-8 倍,灌木为冠幅的 1/3-1/2),且无病虫害、无机械损伤;草坪草卷需保证根系完整、无杂草,运输时覆盖遮阳布,防止脱水。
工程材料:准备种植土(需符合《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CJJ/T82-2012,有机质含量≥2%、pH 值 6.5-7.5)、有机肥(腐熟的羊粪、牛粪)、生根剂(如萘乙酸)、支撑材料(杉木杆、钢管)、灌溉设备(滴灌带、喷头)等。
人员部署:组建专业团队,明确分工 —— 技术员(负责技术指导、质量检查)、绿化工人(负责种植、修剪)、机械操作员(负责挖掘机、洒水车操作)、安全员(负责现场安全监督),并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(如植物种植手法、工具使用规范)。